林毅果敢定乾坤!这位“将军院长”,让哈船院从困境中崛起!
9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到哈工程视察
是对学校全体师生的最大关怀
是对70年来学校
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最高褒奖
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学校
铸魂育人、强军报国的最大信任
是对学校扎根中国大地
办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强激励
回顾学校70载办学历史
三位“将军院长”
陈赓大将、刘居英将军、林毅将军
为学校从创建、创业到创新的
非凡历程
锚定航向、夯实根基、把定乾坤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时
“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
哈军工优良传统”的殷殷嘱托
我们永远缅怀
三位将军院长的丰功伟绩
今天,陈赓院长120岁……
哈工程人永远怀念您,我们的刘居英老院长!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在林毅将军逝世23周年之际
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以远见卓识、果敢气魄
引领哈船院在
困境中崛起的突出业绩
林毅生平
林毅(1917.10.20——2000.10.31),陕西华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抗大四期学员。在革命部队先后任参谋、作战股长、团副参谋长、团长、分区参谋长、师参谋长等职,解放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处长、空军师长、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国防科工委第20基地副司令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三分院院长(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七机部三院院长、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心组副组长、国防科委七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国务院六机部副部长兼七院党委书记、院长、顾问等职。
在“四个不定一个薄弱”的艰难时刻掌舵
“边建边干,立足就地办学,确保当年招生”
哈船院筹建时办学条件十分艰苦
办学如行船。舟行如何责任在船长,学校发展如何责任在领导者。林毅同志掌舵时正是这艘航船最艰难的时刻:哈军工主体南迁,成立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基础薄弱,领导班子不定、专业不定、归属不定、校址不定,困难重重。
林毅将军到任后,迅速解决了各级领导班子问题。1971年11月2日,经黑龙江省委常委会决定,成立了中共船舶工程学院核心小组;11月16日,在院机关各大组、各系和工厂建立党的核心小组,在各基层单位建立党支部,并任命了各级党政干部。“林毅将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很重视哈军工留下的老底子和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干部,将其视为办好学院的有利条件。”哈船院原党委书记黄绍指出,领导班子的初步确定为学院筹建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哈船院筹建初期的主要领导。左起:冯捷、卓明、林毅、王松如、亓琪。
林毅将军在“四个不定一个薄弱”的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提出学院建设要“边建边干,立足就地办学,确保当年招生”,为后来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地办学”踏出关键性一步
“咱们哪里也不要去,船院就在哈尔滨办”
《关于解决船舶工程学院校舍问题的批复》
1970年,船院筹建伊始,拟在武汉通讯学校旧址办学,后因校舍不符合办学需要又拟将校址定在四川阆中。要找到一所能容纳几千在校生规模的现成校舍谈何容易?
1971年国庆节前夕,黄绍陪同林毅将军在军工大院转了一圈,视察了校舍和办学条件之后,林毅将军说:“老黄啊,咱们哪里也不要去,船院就在哈尔滨办。”正是林毅少将的这一关键性的决定,才有了后来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多好的军工教学楼,全国哪里去找?哈军工的影响多大,全国有几所大学有这么大影响!”在林毅将军看来,舰船专业靠海当然好,但不一定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靠海可以修个大水池搞模拟试验。就地办学不仅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先机,还可以有效利用哈军工多年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船院的筹建踏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会用人、敢用人,打造船院发展中坚力量
“鼓励老师搞业务进修,不要怕这怕那”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建院初期领导与教师骨干合影
“办大学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提高青年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怎么能行?我们要鼓励教师搞业务进修,从事科学研究,写学术论文,参加学术讨论,坚持下去,不要怕这怕那。”林毅将军在哈船院的筹建过程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会用人、敢用人,用心打造哈船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原海军工程系作为哈军工的一个系,仅有200余名教师,数量不足,专业不配套,缺少基础课和新建专业的教师。当时,由于教师队伍人才短缺,吸收了一批哈军工1964、1965年入学的学生任教。面对老教师力量不足,新吸收的教师又一时难以胜任的局面,林毅将军果断做出了决策。
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工程师名单的手写稿
一方面,与原哈军工各部系不愿随迁的人员进行商调,将其作为骨干教师的主要来源;并从分配、下放到各地的原军工、工大和其他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中选调,补充青年教师资源。由此,学院教职工队伍已扩充到了1000余人。
黑龙江省军区五七干校锻炼的哈军工、哈工大部分毕业生请求再次分配的信函
林毅将军毅然任用了一批骨干教师负责各系教学、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顾懋祥教授海外学成归来即任哈军工三系教育副主任,林毅将军大胆任命顾懋祥教授担任训练组副组长,与冯捷同志共同主持教务领导工作。“不拘一格用人才!”黄绍再忆起当年选拔人才的情景还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林毅在哈船院给学院领导干部授课
林毅将军会用人、敢用人,不仅使一大批骨干教师重新振作起来,燃起为学院贡献心力的热情,还大力培养青年新生力量,为学院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以招生、开学为中心全面开展教学工作
“学校不招生,就好比农民不种地、工人不做工”
1972年元旦刚过,在校址未定、师资缺乏的情况下,林毅将军力排众议,明确提出:立足就地办学,当年开始招生。他说:“学校不招学生就好比农民不种地、工人不做工一样不能容忍。”坚决主张尽早招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于是,学院核心小组果断决定恢复招生,先办试点班。1972年7月1日,学院举行第一期工农兵学员开学典礼。这标志着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以此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学院从1972年开始连续招收了五届工农兵学员。“林毅将军十分关心教学、工农兵学员。到校上课后,他经常早上到四楼各教室看望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强调上课前早读英语很有效。”黄绍回忆。在林毅将军的鼓励下,学生努力,教师认真,涌现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创新举措。例如,工农兵学员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训练组研究后决定将英语课分成快、中、慢三种进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数学水平选读英语,在一定时间内,数学水平高的多学英语,数学水平低的少学英语补足数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全班数学水平相对“找齐”,英语水平不够的可分别由教师负责指导,逐步提高。这一安排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此外,学院还实行开门办学,组织师生一起到工厂、船厂,共同生活、学习在一起,加深了解和交流,进一步融洽关系。“很多本来怕上课的学生也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学习劲头更足了。”以招生、开学为中心全面开展教学工作,为学院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这充分展现了林毅将军高瞻远瞩的办学魄力和远见卓识的发展理念。
艰难创业百战多,林毅将军带领着全员上下不畏险阻、逐一破解发展难题,为哈船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林毅将军在船院只工作了3年多的时间就调任七院,但多年来他始终心系船院的发展建设。2000年8月,林毅将军又一次回到学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到这所与他有着极深渊源、令他始终记挂的学府,并提出了“品牌”战略:“学校的发展要有品牌意识,品牌就是效益,我们的学校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知名度,从而树立起具有自己特色与魅力的品牌。”“要把面向国防、面向海洋、面向船舶工业的特色明确起来并坚持下去,注重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才。”
陈赓路、居英路、林毅路……
漫步今天的哈工程校园
以三位“将军院长“命名的道路
延伸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如同哈军工优良传统
无声地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
走好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长征路
为强国强军再立新功!
7年,30余位老兵,23万字寻访实录......
哈工程人这样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致敬!
他们是抗美援朝战场走出的“将军教育家”天团!
今天,
共同怀念陈赓院长!
请回答
1961!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王鹍燕
信息来源 | 《艰难创业百战多——黄绍追忆林毅将军》
排版 | 宁怡欣 陈胜伟 叶子涵
编辑 | 李颖超 吴韶刚 王禹龙 胡开琳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